接著第一天後續的行程
這一天好難熬~~
因為要看日出所以好早就要起床
第二天行程大致上這樣安排
( 相片出自http://www.railway.gov.tw/Alishan-tw/index.aspx?sn=18065&n=20641 )
02:30 MORNING CALL→03:30遠近馳名阿里山小火車(車程30分鐘)→祝山車站
→步行約500公尺20分鐘~小笠原觀日平台(05:25日出)
ps:因雲層較厚先行離開搭乘05:30祝山往阿里山車站的小火車
→松閣餐廳早餐→休息→09:00阿里山森林遊樂區(水山巨木步道、姊妹潭步道)回沼平車站搭接駁車
ps:如果很喜歡健行的人可以考慮中餐在阿里山閣後下午繼續走→12:20 阿里山美食館餐廳
→13:40離開阿里山→觸口(天長地久橋)→竹山金竹味餐廳→GO HOME
每日的阿里山小火車發車時間會因為前一天遊客的數量和正確日出時間而有所的調整(住宿最愛前一天晚上18:00左右通知)
因為晚上(5.14)的景區客滿的關係,首發的日出火車時間為03:30(OS:我的天兒啊)
這代表著團體要在2:30起床(OS:而我們5.14晚上還有客戶要去賞螢火蟲(19:00~21:00)
再加上審視隔日的行程大綱,能睡覺的時間真的有限了,起床時絕對先來一杯黑咖啡
抵達阿里山祝山車站抵達後也會提醒你~回程最後車次和正確日出時間
樓梯一爬上來後,位於左側這些雖然貴,但大家都起的很早,飢腸轆轆當中,可說是雪中送炭的商店
蛋餅:40元/份、貢丸湯和筍子湯60元(可續湯),如果想要省錢的話那就要更早起床先去7-11把伙食買齊,再去搭小火車觀日了。
阿里山看日出的地方在祝山觀景台﹝常常人滿為患﹞,而作為年輕人建議這個觀景區留給年長者即可
有點體力的話~請稍微走點路(約500公尺)雖然有點小小的坡度,前往另一個觀日平台(小笠原山觀景台)
360度的觀景平台(小笠原山觀景台)是一個賞日出的世外桃源,據說早期是中科院的觀測所
後來撤站後留守的台長開始經營果園和民宿,在之後才由林務局強制收回並整建觀景台和環山木棧道
目前可以號稱阿里山的秘境之一。日出5:25分(雲層太厚)
這次在阿里山因為停留時間較一班團體充裕,安排了水山巨木步道和姊妹潭
中間偷吃步了一下搭乘熟識的朋友的接駁車,光節省遊客中心-水山巨木步道起點
沼平車站-遊客中心(這樣就省了快1.5小時)
水山巨木~一個號稱住著精靈的步道(步道全長約1.6公里,入口離沼平車站步行只要五分鐘
因為才剛整修完成,知道的遊客並不多,所以漫步其中人煙杳杳,很有一分化外仙境的空靈感覺
以水山巨木作為步道名稱,自然是因為終點處有一棵樹齡二千七百年的紅檜神木
步道是沿著鐵軌,平順輕鬆
沿途還能看到以前遺留下來的工具車
車鏈草~老師說的!!but 我在google 大神沒查到相關資料
火炭母~根莖可以解渴,但google大神上面的怎麼跟我拍的樣子有點差距呢?
毛地黃: 毛地黃名字由來:它為何被叫毛地黃呢?是因為它有著佈滿茸毛的莖葉及酷似地黃的葉片
因而有「毛地黃」名字;又因為它來自遙遠的歐洲,因此又稱為「洋地黃」
…最重要的是他有毒(告訴我們路邊的野花不要採阿)
在步道旁邊~如果看到這種樹密比較沒有那麼密集的樹林,代表著可能重著山葵(阿里山特產之一)
仿古木大橋
經過仿古木大橋後開始要走樓梯(距離不是很長,很輕鬆)
爬一點點樓梯就能看到的神木(2700歲了)
姊妹潭: 傳說過去山中有一對姐妹,因為同時愛上一名男子,卻不願傷害手足之情,於是雙雙投潭自盡,殞命在姐潭和妹潭中。
辛苦的不是在潭旁邊的步道,我們是從受鎮宮往己姊妹潭的方向前進,樓梯很多有點距離,只能說氣喘呼呼。
姊潭較大,湖中蓋了一個相思庭,在相思庭和潭景的襯托下,風景秀麗也因此特別受遊客喜愛
妹潭,依偎著姊潭,或許沒有姐姐的秀麗山河 ,也算小家碧玉
『觸口』阿里山公路的起點為阿里山公路的起點
祭祠濟公的龍隱寺是觸口的重要景點之一。龍隱寺於1980年8月開工建廟,在完全沒有經費情況下,
動工興建寺廟。起初靠一些有誠心的信徒做義工。然後,慢慢籌備起管理委員會。此寺供奉李修緣師父,
俗稱濟公禪師。1995年8月連續劇「濟公」亦選擇此寺做為故事發源地,並在此拍片,致龍隱寺聲名大噪。
天長和地久兩座吊橋建於日據時的昭和十二年(1937年),落成時以紀念天長節(日本天皇生日)
和地久節(皇太妃生日)而命名。雖然過往的遊客眾多,但知曉典故的卻不多
倒是與「天長地久」有情人終成眷屬的傳說形成佳話
結束了這兩天的遊玩~~~
準備開心回家囉~~~